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74节(2 / 3)

加入书签

“算了,活物太麻烦,就去县城买肉好了。”温润想了想:“隔一天一去就行,就猪肉吧,要是有牛肉也买一点回来。”

“牛肉太贵,买一些牛骨头回来熬汤可以。”陈强家的算计了一下:“或者羊肉骨头熬汤也可以,虾皮什么的放一些。”

温润知道,这是陈强家的积攒的经验,这些都是温润会经常叮嘱她熬的汤类。

没有什么讲究,就是为了补钙。

比如多吃虾米,多晒太阳什么的。

“行,你看着吧,同样是一荤一素,还有汤。”温润给了她一个钱袋子,里头有五十两碎银子,以及一大堆的铜钱:“这个你拿去花,剩下的还给我,不够了就跟我说。”

“是,老爷。”这在温润看来,应该是一笔巨款了。

可是陈强家的没有一点激动,接了钱袋子,就回去后头了。

温润就去洗漱休息。

第二天开始盖房子。

一大早,吃过了早饭,村民们就来了。

今天正好是初一,孩子们不用上课,但是也来帮忙。

打个下手,搬动小东西什么的,不一会儿这边就热闹上了。

很多人都来帮忙,就连杨大婶都过来去后头帮忙做饭,中午的时候,饭食一出来,大家都说温老爷是个慈善人。

可不是么,这一荤菜,就是红烧肉,一个素菜,就是炖豆腐。

一碗鸡蛋汤,大白米饭,可劲儿吃。

农家这个时候,难得有点荤腥,何况是往饱了吃?

一个个都吃了好多,下午力气都大了不少呢。

晚上就是老肉炖豆腐,腌笃鲜,这说是素,其实都是肉菜,大骨头汤里放了很多干菜。

一连三天,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第五天,就上梁封顶了。

放了鞭炮上了大梁,众人七手八脚的就在第六天给盖好了,至于屋里头的装修,那就管不到了。

也是在这天,张大爷愁眉苦脸的来找温润:“出事了。”

头把火

“进屋说,别担心。”温润赶紧将老头儿迎进了屋里头:“上茶,果子,点心啊,您别急。”

张大爷看到温润这么安慰他,终于不再急慌。

上了炕之后,陈旭赶紧倒了茶水,拿了干果点心过来。

还将老头儿的鞋子,放在火炕下摆放好。

“喝点热茶,缓一缓。”温润又安慰老头儿。

“哦,好,好。”张大爷喝了口热茶,又吃了一块枣糕,温热的环境,让老头儿舒了口气:“唉,别提了,前几日我去县城,就一直没回来。”

“没回来?这才会来啊?”温润记得那天村长说,后天去县城,这都过了几日了?

才回来?

要知道,村长平时可不爱去县城,一个是怕给大儿子添麻烦,另外一个就是他家里的活儿也不少,加上莲花坳的事情,就算是地方小,可也偶尔有过摩擦,虽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却也要他这个村长来处理。

毕竟在莲花坳,除了温润,就是村长地位最高了。

而且莲花坳里头没有什么上了年纪的积古的老人。

所以也没有什么乡老的存在。

就村长一个人,也怪人单力薄。

何况要春耕了,不止要给牲口上膘,还要拾掇农具,修理打磨。

事情那么多,他没事儿才不会去县城,待那么久。

“是,才回来。”张大爷叹了口气:“其实第一天去,我就跟人一起在县衙门口等着,结果没进去,告诉我们明儿再来。那个时候我嫌弃来回走,费时间,就在老大家住了一夜。”

张大哥家在县城有个小宅子。

住了张大哥的妻子和小儿子。

大儿子在莲花坳,就是叫张岭的那个孩子。

“我在他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儿媳妇孝顺,非得买了油条回来给我吃,甚至还说好了,订了点油果子,等我回去的时候,带回来给婆母。”张大爷道:“结果我吃过了早饭去了县衙大门口,一等就是半天,中午了,县衙的公廨请我们吃了一顿便饭,就是一大碗白饭,一勺肉汤,两块肉,一个咸蛋,就这么一顿饭,都是站着吃的,等到下午,都太阳落山了,然后就叫我们回去了!”

“啊?”温润愣了一下:“这是干什么?”

叫了人去不见,在门口等着,站岗啊?还是罚站啊?

“不知道啊,第二天我们本来不想去的,结果县衙派了人来通知我们,下午去见县令大人,这次没有李县丞什么事儿了。”张大爷道:“有了这个口信儿,我们中午吃过了饭,下午又去了县衙,这次倒是进了大门,请我们去了一个厢房里用茶,点心和干果不少,可是在那里干坐了一下午,傍晚的时候,才跟我们说,县衙太忙了,县令大人没时间,还给我们道恼,然后请我们明天早上过来,我们只好回去。”

温润都听迷糊了:“这是干什么?遛人玩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