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1621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些举措,生生把这些游牧民族,变成了会种田的人。

然庄子上人数最多的,并不是他们,而是朝鲜半岛上来的人。

因为大楚水师不间断的扫荡,半岛上的人一直处于被威胁状态。

他们自然想要反击,可惜无论是南安郡王,还是宋将军,都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打得他们俯首称臣。

半岛上原本的国王,因战争失利,被旗下两大势力架空。

等到他死了,其中一方竟然想篡位,为了能成功,率先向大楚投诚,希望大楚的水师助他一臂之力。

大楚以宗主国的名义,要求必须是原国王儿子继位。

然而消息传回去没多久,原国王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他的堂兄弟也纷纷没了命。

所有人都认为,是那个想篡位的人做的,另一方势力打着为国王报仇的名义,开启了战争。

本就是半岛上最大的两个势力,分别掌握了南边和北边,斗得旗鼓相当。

所谓分裂的半岛是好半岛,既然是人家自己的意愿,大楚也不好干涉对吧?

那就打吧,谁打赢了,到时候大楚再来说承认不承认。

可实际上,宋将军那边,一直在平衡两方势力。

于是近五六年,战争从未停止过,打了这么多年,除了双方都减员厉害外,没有一丝丝改变,地盘还是原先的地盘,势力分布也和之前一样,就……斗了个寂寞。

可南北双方已经打出了火气,成了死仇,和解是不可能和解的,只有继续斗下去。

而在这期间,大量人口向外逃亡,其中北边的有地理优势,自然跑到东北平原上求生存。

可那些游牧民族和大楚都不是好相与的,他们想要活下来,就只能卖身为奴,且是一个宗族一个宗族一起卖。

而庄子吸收了他们,导致一点也不缺劳动力。

至于南边的,想要逃走,自然只能通过坐船,战争期间,只有大楚的商船才能自由航行,无论哪一方,都不敢动大楚的商船。

大楚最南端原本人口少,即便土地一年三熟,有各种苏叶需要用到的资源,奈何实在找不到人,因为多蛇虫鼠蚁和瘴气,北方一点的都不愿意去。

可近几年,百越地界的庄园上人口越来越多,已经完全不缺劳动力了,不用猜都知道那些人是哪里来的,自然是商船带回来的。

总之,这些年大楚最北和最南端的人□□发式增长,除了半岛上的战争带来的影响,也有周围国家百姓向往大楚繁华,自愿跟着商船来混口饭吃。

而粮商会的饭,是最好吃的,以至于他们总是很快能招满人,庄园一次次扩大增多。

就目前而言,仅粮商会旗下的庄子出产的粮食,就能提供整个京城人口吃一整年的了。

当然,除了粮商会,东北和西南地界,还有别人的庄子,他们从粮商会这里看到了机会,于是跟着置办下许多田地,不说完全把这两地开发了,但也差不多有一半了。

于是粮商会又多了一个进项,那就是向他们提供良种,好用的器械和化肥。

在这三种利器的加持下,全国粮产至少比以前增加一倍,也就是说,整个大楚暂时不缺粮食吃了。

随之而来就产生了新问题,那就是粮食的价格降低,许多农民辛苦一整年,收益却越来越差。

往年他们还可以通过卖地,来撑过接下来的日子。

可怪异的是,近几年地也不好卖了。

因为那些有钱人,已经看不上农民手里这三瓜两枣了,有这功夫,不如去东北和西南圈地?

那两处,一个是广阔的平原,土地还肥沃,只要开发出来,就能年年丰收。一个虽然多山地,可一年三熟,且价格便宜近一半,怎么都比农民手里那一亩三分地划算。

没办法了,农民只好重新找出路,索性近年来,多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工坊,生产许多物品。

只要他们敢跨出去,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像肥皂,玻璃,水泥厂,养猪场,养花基地等等,再不济还有煤矿招人呢。

累是累了点,可赚的比以前多多了,加上随着粮食和食盐的价格降低,布料的价格也便宜了很多很多,他们的生活成本好似一下子就降下了大半。

成为工坊的工人后,结余渐渐多起来,积攒一年,就可以修房子了。

衣食住行解决了大半,那日子瞧着就美,累怎么了,能吃饱穿暖,还能住舒服的大房子,农民从来不怕累。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渐渐的进入各种工坊的人就多了,百姓生活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巨大隐患。

那就是随着这事态发展下去,很有可能种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少。

先是江南百姓把种粮食改成桑树,随着棉布越来越盛行,丝绸的价格反而越来越贵了。

棉布已经非常舒服了,适合大多数人,而丝绸彻底成为了高端商品,不仅是贡品,王公贵族最喜欢的丝织品,更是海贸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