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376节(3 / 3)

加入书签

始海天胡地的吹嘘功绩!……大卖关子,先抑后扬,哈哈!他的性子还真是跟他那一板一眼、直来直去的父亲,有着天差地别!——不过朕喜欢!这份奏折这分明就是写给满朝文武看的,目的,就是要掌一些人的嘴,要让朕扬眉吐气!因为朕一直都在力主武力解决两国争端。秦慕白赢了,就证明朕是对的,就是朕赢了;朝中那些主和派的人,就得闭嘴!……如此,有能力当然重要,但为人处事,也的确是需要一些技巧。这一点,秦慕白当真比他耿直火烈的父亲要强!但有一点他们父子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会设身处地的为朕着想!……

奏折的第三部份,是请求朝廷给出处理战后事宜的方案,并请及时支援粮草、医药与各类军事物资。幻月谷与大非川两场大捷,歼敌近十万众,另有四五万俘虏。历来在中原的朝廷上,尤其是大唐这种“以仁孝治邦国,以王道威天下”的朝廷,对待战俘的问题都相当敏感。边关将帅,都是不敢轻易妄自杀俘的,否则必定会被戴上一顶类似现代的“反人类”的高帽子,遭到弹劾与处罚那是常有之事。

因此在侯君集领军出行之前,秦慕白就郑重叮嘱他“不可妄杀无辜”。一来是为了避免他杀俘而激起吐蕃民众的激愤,为平定高原增加阻力;二来,这些战俘若能招降,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好骑兵;三来,秦慕白也是不想节外生枝、惹火烧身。

此外,水淹大非川这一条苦肉计,虽是大败敌军,但也毁了这一处经营多年的基业。如今大军严重的缺粮少物,重建军屯要塞也是势在必行,因此秦慕白在奏折中说得很清楚,请求朝廷尽快援助粮草物资,以备再战、扩大战果。

……

奏折念完了,满堂皆静。

“众卿,为何都不言语?”李世民说道。

百官这才各自省神,不少人尴尬的打了几个哈哈,然后一起高呼“大唐万岁、吾皇万岁”以示庆贺此番大捷。

李世民安如磐石的坐在龙椅上,如炬双眼静静的扫过满朝文武,众生粉墨相,尽收眼底。

下首第一位大臣,他的大舅哥、司徒、宰相,长孙无忌,低头垂手而立,正静默无言。

“辅机,你有何看法?”李世民点名问道。

长孙无忌似已料到皇帝会点名发问,此时站将出来答道:“回陛下,微臣以为兰州大捷,可喜可贺!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大胜仗,足以鼓舞仕民、扬威天下。朝廷应当论功行赏奖率三军,另,战前所需的物资,也应尽快备妥运送过去,以解前线将士燃眉之急!”

“嗯……”李世民应了一声,眉头微皱似有不悦,一些话到了嘴边,也终究是忍了下来。此时他心道:他这说了等于没说!现在他脸上应该最是无光,因为当初他可是极力阻止战争的……事到如今,朕也就不奚落他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毕竟,他仍是我最得力最忠心的股肱之臣,大唐中枢也离不得他。不说别的,单指他最近编纂完工的新行律法,就比先帝朝的《武德律》要完善合宜的多,马上就可以实施颁布了。这样的事情,那可是十个秦慕白也干不来的。

思忖至此,李世民莫名的心中一动:奇怪,朕何时开始,将秦慕白与长孙无忌相提并论了?……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突然一记高亢之音响起,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李世民一看,是殿中侍御史刘洎。他专行负责朝廷议政之时的监督、矫正君王得失并记录重大决议、还兼有检举弹劾在朝官员之权力。

贞观一朝,李世民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因此造就了许多勇于进谏、敢于进谏的大臣。

而刘洎就是其中之一。他向来是以铁胆刚正而闻名,不管是皇帝还是宰相将军,仰或是他的私交好友,只要犯了错,他一律铁面无私毫不留情的驳斥或弹劾。虽然他的才华功劳与名气远不及魏征,但“进谏”这一点,他与魏征大有相似之处,甚至过之而无不及。

近年来魏征年衰多症且患有眼疾,多半时候只能在家中养病。侍御史刘洎,渐渐成了朝上最为耀眼的——谏官。

刘洎这一站出来,包括李世民在内,所有人心里都堵了一堵。这人一向善于鸡蛋里挑骨头,而且是对事不对人,什么都敢说、谁都敢弹劾。几年前他一本奏章要弹劾两人,就是江夏王李道宗与河间王李孝恭。这可是先帝与李世民都最为亲近与器重的两位宗亲,也是名传宇内功高盖世的两位开国元勋。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刘洎从此一战成名。谁见了他,心里都会有点犯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