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章 爱憎周郎(上)(2 / 3)

好,若没有毅力,也成不了武林高手。”对于孙坚的夸奖,我自然是喜出望外。

从此以后,我便同孙策等孙家子弟一起随孙坚习武,又由孙坚以孙家的名义请了不少饱学之士来与我们教课,我渐渐在孙家扎下了根,仿佛自己就是孙家的一分子。

孙家在当地很有名望,孙坚又带领了数千兵马占领了附近很多地区,我的叔叔周尚很看好孙家,由于膝下无子,便尽出几乎全部家财赠与我,实际上也是作为让我能融入孙家的敲门砖。

有了周尚的资助,孙家在江东发展的更为迅猛。

我的习武根骨很好,否则当年也不可能在江水中坚持了如此长的时间。只是两年,我便有了一般武林好手的实力,当然在力量上我是颇有不如,我靠的是技巧。

也许是我们时常一起上街捣乱,我和孙策的兄弟之情也是越来越深。无论是街坊邻居,还是地痞流氓,几乎都怕了我们这孙家出来的两位少爷,私底下称之我们两个为小侠。不要以为这侠字有多好听,侠就是小流氓的意思,当然我不知道的是,在两千年以后,侠已经带有了大大的褒义sè彩。

不管怎样,我和孙策是在远近数郡中是出了名,我们还为此沾沾自喜,大吃大喝了一顿。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我们碰到了一个怪老头,穿得衣衫褴褛,却扯着一副算命的幡子招摇饼市,看到我两个公子哥,非但不躲开,反而还傻乐着过来了。

我知道大哥孙策最是不屑这些自称天命的算命者,于是抢先说话道:“老丈,这里有铜钱三百,我们不需要算命,你且拿了走开吧。”孙策看了皱皱眉,倒也没说什么。

那老头没有接钱,只是把我们两个左看右看,良久方道:“两位小扮,当真不要算命?我看你俩个命格奇特,不听可是大亏呀。”孙策被老头老头看的早已不耐烦,挥挥手就让那老头走开。

老头嘿嘿一笑,接过我手中的三百铜钱,却又随手扔了出去,喃喃道:“小老儿需要的可不是钱。”我心中虽是不满,但好人做到底,遂捡起那一串铜钱,又去买了十个肉包子,递到老头身前道:“老丈可是饿了,这有是个包子,你拿去吃吧。”

老头接过包子,又将包子往墙角一扔,立刻便有几只野狗叼了去。孙策大怒,道:“我瑜弟好心待你,你这老儿也太不识趣了!”说着,抬手便打去。孙策虽然年幼,但这一拳便是寻常壮汉也经不住,何况这一老头。岂止老头呵呵一笑,很自然的退了一步便躲过了孙策迅猛一拳。

我和孙策均是大惊失sè,老头动了动脖子,道:“小老儿后背有些痒痒,你们谁给我挠挠?”孙策一拳打空,失了面子,不屑一顾的撇了头。

我知道孙策读书少,脾气有些暴躁。我却想起了张良捡鞋的故事,眼前这老头或许正是个奇人异士,对奇遇很有些神往的我,遂细心的帮老头挠了起来。

老头突然哈哈大笑,抓住我的衣领,竟是凭空飞了起来,道:“真不错,其实小老儿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弟子,孙策,你回去对孙坚说,周瑜被我于吉带走了。五年后,还孙家一个好臂膀。”说完,我只感觉一阵眩晕,人静是腾云驾雾的飞了起来,一脸目瞪口呆的孙策也渐渐变成了一个黑点。后来我才知道,这种飞的感觉,是风之心发挥到了极致。

随于吉到了武夷山,我很有些畏惧,我在孙家呆了两年,自然知道于吉是何许人物。于吉原名孙髯,本是孙家九十年前出道的高手,当时和赵家的赵拓、司马家的司马台,并称三大奇人。

如今和这传奇般的人物呆在一起,并声称要教我功夫,我总是有些不自然。最主要的是,我一直不敢相信竟有人能够活一百多岁,方才又腾云驾雾了一回,这令我不由想到了鬼。但我发现于吉平ri吃得虽少,但毕竟还是吃些蔬果的,我的心也就放下了些,因为在我的印象中,鬼是肉食主义者。

苦练了一年的内功,我感到身体越来越轻盈,较之当年在孙家习武可谓是一ri千里,如果说一年前孙策只用五成实力便可将我击倒,现在就算将他的进步算进去,他最多也就和我打个平手。

一天于吉突然问我要选一样兵器来学,我几乎不假思索的便选择了剑,小时候袁绍和曹cāo那种佩剑叱诧风云的样子在我脑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于吉显然没有遇料到我会选择剑这种华而不实的兵器,凝重的道:“周瑜,你当真可想好了?剑这兵器几乎是上不得战场的。”

我说出了我的理由,因为我不喜欢杀戮,我讨厌血肉横飞的样子,那些鲜血在我眼中是在是很恶心,因此我宁愿当一个留在阵后的儒将。当然,还有一个理由是我说不出口的,我觉得向来一袭白衣的我,如果配一把宝剑,我的形象就是最完美的了。

于吉听了我的理由哈哈大笑,他年轻的时候用的就是剑,一柄银剑,由于于吉总是酒后舞剑,威力大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