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323章(1 / 2)

加入书签

林小福听了一阵沉默,最后说出预想的结果。

“能起身在家里走走也好,对他的家人也是安慰,这毒若不解,不是说会慢慢延至上身,最后危及心脏而性命被夺么。”

方长学看着林小福,这些正是她写下来的病症详情。

无法走路只是一个阶段性严重的结果。

“嗯,明天不管是否下雨,我们都会去镇上。”

林小福也不纠结钱的问题了,先确保老药农的病情保他性命才重要。

“如此甚好。”方长学听了不由露出笑容。

还好这姑娘爱钱却不会为了钱而见死不救,早在救田猎户时,他就发现了。

接着,林小福又问了颜郎中的恢复情况,知道已能拄拐在医馆里走走,也是安心不少。

至少她向郎中证明了,她的套方见效就是这么快。

不久林小禄放学了,见门前停着马车,一脸好奇地跑进来找大姐夫。

“去洗手脸,一会儿要吃饭了。”林小福吩咐着。

不久林小禄就跑来喊吃饭,因为堂屋里堆满了干货,他们只好在厨房里招待客人。

你从哪儿搬来的呀?

因为中午要打渔,他们的中饭也吃得早,都是等林小禄下学回来就可以吃了。

红烧鱼和鲜鱼汤、槐花炒鸡蛋,还有上午林小福炸的鱼丸子,早上蒸的馒头热了热。

不管有没有客人,他们也是这么吃,真正是一顿便饭。

但方长学却对鱼丸子赞誉有加。

“方郎中,你对镇上熟,你看我若去镇上摆摊卖这种鱼丸子,可有生意?”

林小福见方郎中也喜欢吃这个,于是打探行市。

“……”方长学顿时无语地看了她一眼,但见她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只得想了想。

“或许有吧,我平日在医馆的时候多,对集市不是很了解,偶尔帮我娘去买个菜回家,到没见着卖这种吃食的摊贩。”

方长学认真回忆了一下,如实回答,见林小福有些失望,连忙又解释。

“不过我搬来李桥镇也才半年,其实也不是很熟。”

“你才搬来半年?”林小福听了大吃一惊,突然想到那天在医馆,他确实说他坐馆半年,还在试用期。

“你从哪儿搬来的呀?不是我们李桥镇的呀?”

这时,林小春好奇地眨巴着眼睛,看着方长学时那眼神有些复杂。

就好像李桥镇以外的人都很稀奇似的。

“我是北阳州人,我师父是北阳州仁安医馆掌事郎中,我跟随师父学医十二年,后被派往各处仁安医馆见习,去年秋天才接了来李桥镇的任务,成为这里仁安医馆的坐馆郎中。”

方长学并不因问话的是小姑娘而觉得失礼,而是认识回答了她的问题。

“北阳州在哪儿呀?”林小春又问。

“……”方长学顿时被问住了,傻眼地看着一脸天真的小姑娘。

“在很远的地方吧,都没有听说过,肯定在很远的地方。”这时林小禄插话道。

林小福忍笑,却没有开口。

小孩子的思想就是简单。没说过的肯定在很远地方,这种想法也没有错。

“嗯,从北阳州来到李桥镇,坐马车也走了一个月又十三天。”方长学这才找到一种能够解释的方法,说道。

“哇!”林小春和林小禄都惊哇了一声。

“别哇了,好好读书,将来你们也有去外面看看世界的机会。”林小福这才开口。

再让他们好奇下去,客人还要不要吃饭了?

因为外面的世界,让小朋友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也让他们对从外面世界来的方长学充满了好奇,忘了姐姐的叮嘱,一直在问着他问题。

“先吃饭,吃了饭再问啊。”

林小福无奈,只得再喊了一声,才总算让小弟小妹消停了些。

林余氏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只是微笑看着并没有参与。

若非大丫头让二丫头上桌吃饭,她都想带着二丫头在一边儿先不吃饭,等客人先吃的。

但此时见客人神色如常,又说家中也有小妹十一岁,所以她想,客人平时在家也是一家人同桌吃饭的。

因而,她也就不在意了。

吃了饭,林小春立刻去泡茶,对客人已经不生疏了,林小禄也在好奇地问学医的事情。

先打好基础

他是个聪明孩子,没有说自己要学医,更没有说大姐要教他学医。

但他一直在问方长学,何时学的医,一开始要学什么……

方长学却是知道,林小福要教小弟小妹的事情,因而就将自己刚入门时的许多事项都说了说,听得小朋友如醉如痴。

若非林小福催促,他都忘记上学了。

小弟走后,林小福去了趟杨家,让杨三爷爷帮忙去摘些槐花来送给客人,她回来就同赵子诚去打渔。

方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