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263章(1 / 2)

加入书签

但是都说赵家人无所不用其极的盘剥赵子诚,连受伤了还要去干活赚钱。

不惜借钱也要帮弟弟买纸笔的赵子诚,在村里人的心里,形象就如帮家里张罗生活的林小福一样。

是十分懂事而令人敬佩的。

这些话也通过大家的称赞而当面传入赵子诚耳中,他是有些尴尬的,不知该如何形容这种感受。

已经习惯了表现的林小福,到是不在意。

她不想装模作样,但她必须抵抗赵家的算计,若不防备,等着被欺负么。

就算他男人掏心掏肺,也不会得到那些人的感激的。

忙到中饭熟,林小禄跑来喊他们吃饭,他们还在下网。

而且每次林小福都帮着一起拖网,以表现出赵子诚的辛苦。

对她这么多小心思的行为,赵子诚只是撇了撇嘴却没有反对。

反正重量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到也乐得小媳妇在身旁陪他。

村东头来了几笔生意,虽都是拿背篓装鱼也买不了多少,但加起来也有一百多斤鱼。

依然是不计大小,捞上来就过秤给钱,干脆得很。

而河坡这边有几户人家,早上没能赶上,这时候也过来各买了十斤左右。

只是他们也换了两处下网,看看差不多,林小福便故意问赵子诚。

“夫君,还行不?”

本是提醒他该说有些累了,谁知却问得他红了脸。

男人被自家媳妇问还行不?

他不悦地横了她一眼,没有作声。

林小福见他这表情却是一脸茫然,他怎么了?

最后一人买了鱼走后,新拖上来的这网没人买了,林小福扭头看了一眼,立刻说道:“咱们回家吃饭去。”

这一网就自家得了。

赵子诚洗了网放在一只箩筐里,另一筐装的是鱼,还有一只背篓里则是半篓小鱼。

他挑了担慢慢地走着,既不急切,也无法露出难受的表情。

好在有林小福在旁不时问“夫君,脚还好吧?”

旁人听了,自然就会想到他的伤了,都不由摇了摇头。

回家吃了中饭,赵子诚便被赶回屋去歇中觉,林小福却领着小妹出了门。

今天的生意是从东头喊来的,占了大头,加上后来的几家,总共赚了五百一十文钱。

加上从华家村换来的二十四文,她们往村里走去。

林小福背了一只背篓,里面装着干木耳和干笋、干菇,手里还提了两条大鱼约三斤多重。

先去了林四爷爷家,还上五百文钱。

“四爷爷,多谢你解难,先还上一半,剩下的怕要过几天了,我夫君得歇几天,一会儿我还得去药庐帮他拿药。”

林小福在院子里直接就把钱给了,道了谢又解释了原由。

你哥尽力了

“去吧,我已经听说了,赵二的腿要尽早治,干活也要量力而行,别累着了。”

林四爷爷叮嘱着。

林小福连忙答应着,出了门再去药庐,小妹手中抱着一只装酸笋的坛子。

林郎中刚吃完饭,正在院子里翻晒药材,见她们来便了然。

“不是去师父家借钱了?怎么又跑回来打渔?”他一边拿药一边问。

“师父不在家。”林小福解释,便将三十四文钱放在柜台上。

“这是今天剩下的鱼钱,包括拿去师父家的那几条鱼,卖给华家村的人了。”

林小福说着又把背篓打开,让林郎中瞧了那些干货。

“加上这些,不够的再记帐吧。”

林郎中点点头,一边喊婆娘拿秤,一边把药都抓好,分开打了包。

药庐经常要称药材,家里也是备了一把能称五十斤的大秤的。

林小福背来的干货有二十斤干木耳、十斤干笋,一斤多干菇,再加上三斤酸笋。

酸笋重秤,一坛有六块,一块就是半斤左右重量。

林郎中只要了十斤干木耳,林小福只收了四文的价,并不是按行价五文。

十斤干笋到是都收了,一斤多干菇没有过称,林小福只给了一半没收钱,另一半留着送去赵家。

她就是要将孝顺做到极致,让赵长禄憋气在心里却说不出口。

“干木耳十斤、干笋十斤、酸笋两斤,一百三十六文,加上三十四文现钱,一共一百七十文钱。”

林郎中打了会儿算盘,报了个数,再说自己的药。

“这药单包八文,先拿四十包去,每晚睡前拿药罐煮开,倒进热水中再泡上半个时辰,一开始水不要过多,后面凉了再添水进去。”

“水不可烫脚,但也不能冷着,用帕子搭捂着盆口,别让热气消散太快。”林郎中叮嘱着,就把剩下的帐记下了。

欠下一百五十文钱。

“这钱不着急,不让你们打渔也是不可能的,歇歇再去,注意尽量别湿脚,别加重了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