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316章(1 / 2)

加入书签

他们本不用死的!

【土木堡之变,除了朱祁镇,还有一个贼子绕不过去:那就是王振!他被称为大明朝三大阉宦之一,就是因为他在土木堡之变名留青屎了!朱祁镇的亲征是他竭力游说的结果,朱祁镇还把全军总指挥之权交给了王振,结果王振这家伙还真敢接!

七月二十八日,明军惨败与阳和城,死伤无数,整个战场上全都是大明将士的尸首,朱祁镇也萌生退意,他问王振要不要撤退,结果王振不肯,大军便继续前进,八月,在大同又得到了其他各路兵马也都是惨败的消息,王振也吓得顾不上面子,和朱祁镇商议要班师回朝。

结果,撤退的时候因为回师路线会经过他的老家蔚州,王振担心自家的田地被大军糟蹋,便发话改道宣府,就这样明军最后一次宝贵的逃命机会就这样被耽误了,八月十三日,瓦剌追到,明军且战且逃,负责掩护朱祁镇的多支明军都全军覆没。

朱祁镇逃到土木堡,本来可以进城驻扎借城墙防御的,结果王振因为随军的上千辆辎重大车还没赶上来,于是下令在土木堡城外就地扎营,结果直接被瓦剌包了饺子,此一战,明军死伤超过十万。

最后,王振被愤怒的樊忠抡起金瓜锤砸死,锤得好啊!可惜锤得太晚了!朱祁镇也成功被瓦剌俘虏,达成了千里送人头的留学夙愿。

而瓦剌在俘虏了朱祁镇之后,野心也膨胀了起来,想要继续南下拿下大明江山,于是瓦剌的军队挟制朱祁镇攻宣府、攻大同,令他在关下叫门。但凡有些骨气的皇帝,怎能受此奇耻大辱?但朱祁镇可不是崇祯帝,他非但没有君王死社稷的觉悟,还乖乖听从也先摆布,令大同守将开城门,一点也不担心瓦剌进城后大明会不会亡、百姓会不会被屠杀。】

朱高炽两只眼瞪得圆圆的,嘴长得大大的,却一个字没说出来,很快便气得两眼一翻倒地不起。

永乐帝也已经气得有出气没进气了,歪在宝座之上,只觉得喉头腥甜,胸中涌动着想杀人的冲动——原来如此,原来叫的是自家的城门!好样的啊,真是好样的!

朱瞻基也难以置信,他甚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也少年起便追随皇爷爷南征北战,他当然杀过敌,可却怎么也没想过,自己会生下这样一个畜生!皇爷爷说得对,这样的畜生,不应该生下来。

他喃喃自语:“是不应该生下来的……”

【当时的大同是明朝北方可以说最重要的防线。一旦这个城池失守了,瓦剌想要入侵北京,不说易如反掌,也是轻而易举。

幸好大明的将士并不都和朱祁镇一样是贪生怕死之辈,大同当时的守将郭登,他慷慨激昂,拒绝了朱祁镇的开门旨意。

虽然没有开门,但是在朱祁镇的殷勤帮助下,瓦剌人在大同搜刮了金银两万多两。朱祁镇还命令为国捐躯的大同总督武进伯朱冕、大同总兵西宁侯宋瑛等人的家人将家里的财产和蟒衣等取出,尽数送与也先。

有时候真的很无语,他不会是也先失散多年的亲儿子吧?】

永乐帝冷笑道:“这样的畜生,朕倒希望那朱祁镇真是也先的儿子,这样我大明便不用蒙受此等奇耻大辱!”

【等也先好不容易挟持着朱祁镇越过长城来到北京城的德胜门下,想再一次胁迫城内开门,但那时混乱的朝堂已经在于谦和其他忠臣的主持下大致安定下来,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也已即位,成为了我们后来说的景泰帝。

而接任邝埜成为兵部尚书的于谦,也将北京城防布置得极为严密,接下来就是另一个北京保卫战的故事了,太长了,回头有机会再和大家唠唠。

反正景泰帝和于谦干的挺好,保住了北京,之后又肃清朝堂,当时大明也算还有点希望,可惜瓦剌看他没用放他回了大明换取巨额赎金,之后景泰帝居然没有杀他,只是囚禁起来,所以后来石亨、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最终景泰帝却被朱祁镇下旨勒死,呵呵,这就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别。

朱祁镇上位后,记恨于谦不开门,杀了保卫了北京的功臣于谦,竟然还追封了他心心念念的王振!

所以我们总说,我们不能怪罪晚明的文臣骨头太软,看看张居正的下场,再看看于谦的下场,救大厦将倾者,不得好死,谁敢给你大明卖命?

还有人用朱祁镇废除殉葬为他洗地,他可是先把景泰帝的妃嫔全都强制殉葬以后才假惺惺说废黜妃嫔殉葬的,而且仅仅废了妃嫔殉葬,没有废除宫人殉葬,宫女太监那些最底层可怜的宫人,并没有包括在内。说他废除了殉葬,也要打个问号!】

林菱讲完后只觉得自己的低血压都被治好了,嫌弃得又是白眼又是撇嘴的,她对朱祁镇的故事那么熟悉,还是被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带偏的,当时霍建华雪地里递树枝的那一幕真是太绝了,然后她在追剧的同时同步去了解了真实的朱祁镇……了解完以后就好像吃了屎。

后来气得连电视剧也不看了。

不止是林菱讲述都觉着晦气,除了土木堡之变以后的时空,也都听得叹为观止,明初的几个皇帝都险些被气得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