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1138节(2 / 3)

加入书签

问问,他们是自称大明子民,还是回回人……”

朱棣观望的疑惑

大明没有改变回回人,但赋予了回回人大明子民的身份。

对外来的商人,羁旅西疆的商人大喊一声“我是回回人”,没几个人会正眼看,甚至都懒得回头,可若是喊一嗓子“我是大明子民”,那不管是哪里来的商人,他们都会投向尊敬的目光。

尤其是西面而来的商队,对大明子民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羡慕,认为他们生活在了一个强大的王朝之中,是幸福的百姓。

民族还是那个民族,不同的是他们对大明的认可与归属已被确认,他们会先告诉世人,自己首先是大明子民,其次才是回回人。

国的属性大于民族的属性,这是大明教化的结果,也是大明强盛之下影响力的结果。

胡濙清楚瓦剌臣服大明未必是真心,他们很可能借此机会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然后等到合适的机会冒出来给大明一刀子。

但他们只想了自己的安排,可没想到大明的教化,没想到大明的分化瓦解有多厉害,马哈木不知道大明爱国主义的厉害之处,等到蒙古包里出现孔夫子、孟子的时候,瓦剌各部落还是那个部落,只不过他们臣服的,已经不再是什么首领,而是大明皇帝。

失去首领的部落,终究会习惯大明的领导与管理。当这种习惯深入骨髓,传入子孙时,他们就不再是什么敌人,而是真正的大明人。

天亮上马,鸣鞭开路。

胡濙、张算带着马哈木、把秃孛罗、捏烈忽合二百人,离开了瓦剌营地。

为了避免西疆瞿能,东面朱棣对瓦剌发动进攻,胡濙从使臣队伍中派军士分别报信,并将瓦剌臣服的文书先一步送入嘉峪关。

忽兰忽失温。

商队穿过瀚海,带来了大量的粮食。

为了支撑大军后勤,后勤局动员了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包括数十万民力,包括商队。

虽说鞑靼战事已是结束,可大军停留在瀚海以北,依旧需要仰仗关内后勤,只不过因为缴获众多,后勤的压力已不那么沉重,纵是瀚海之中送粮的队伍耽误上日也不打紧,避免赶路疲民过甚,造成运粮队伍折损过大。

“扎帐篷!”

商队掌柜眼看快黄昏了,军粮只能明日交军队点数,只好先命人先将帐篷搭建起来。

寒冬之下,没帐篷会冻死人的。

掌柜安排妥当之后,便进入帐篷之中休息。

夜深人静时,一个老农夫悄然潜入掌柜的帐篷,里面传出了沉闷的声响,旋即没了动静,没多久,身着华丽的“掌柜”便出了帐篷,手中提着一个木匣,径直朝着军营走去。

“什么人?”

营寨军士隔着五十步便喊住对方,让其止步。

掌柜将木匣抬了抬,喊道:“金陵燕王府,高阳郡王之下,丝路商铺掌柜柳成贵,领商队携三万石粮供养军需,特来找燕王,一是交差,二是转交家书。”

军士上前检查,见其确有后勤局发放的通行腰牌,木匣之中又都是账册,便没有阻拦,让其入了营,并派人前往通报。

朱棣并没有休息,虽然鞑靼没了,可大明王朝还有一些敌人并没有解决。

比如瓦剌,比如乌斯藏!

现在军队之中尚没有拿定主意到底要不要西征,将马哈木等人抓过来和阿鲁台、本雅失里一起办个篝火晚会。

目前西征的困难不少,后勤是个问题,寒冬更是个问题,火药的补充也没有完全跟上。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平安、谭渊、徐凯等人认为不宜西进。

而徐辉祖、段云、周大志等人则认为乘胜而战,士气正是高昂的时候,瓦剌主力又去了西疆,不需要动用大军,只需要派遣两万骑兵便可以扫荡瓦剌部落,彻底毁掉马哈木的老巢。

军队内部有争议正常,可朝廷没任何表态,就显得有些不正常了。

朱允炆到底在权衡什么,在考虑什么,只送来了嘉奖文书,并没有明确提出到底要不要班师,而是含糊不清地说了句“观望”。

观望什么?

大军在这里每耗一日,就意味着数十万百姓都得忙活。

铁铉走入大帐,见朱棣盯着舆图,目光看着西蒙古方向,走了过去,笑道:“皇上准我们观望,不是皇上没拿定主意,而是在等待时机。”

朱棣反问:“等待什么时机?马哈木被瞿能打败的时机,还是马哈木破开西疆某座城池大开杀戒的时机?以骑炮兵的力量,以我们现在的战马数量,完全可以调三万乃至四万双骑骑兵西征,给瓦剌致命一击!”

“若观望的时间长了,军士也疲惫,毕竟入了冬,立了功,大家还盼着能班师回朝过个好年,不少军士都在盘算着除夕夜回家吃团圆饭,再观望下去,军士回家都赶不上除夕,西征也没了士气,左右都没好处。”

铁铉看着发脾气的朱棣,轻轻说了句:“据我所知,皇上为了应对举世攻明的棋局,定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