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863节(3 / 3)

加入书签

如何让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真正拥有创造力,自主研究出来一些实用性的工具,辅助于所需所用,这才是终极的使命,而不只是改良与发展蒸汽机一项。

若是如此的话,那匠学院还不如改名为蒸汽机学院。

公输巧自我剖析,自认为国子监的奖励机制虽然比不上二炮局,但相对其他学院也丝毫不差,可监生们为啥就缺乏创新力?

朱允炆明白了公输巧的意思,他是迷茫了,他最初以为的教育,就是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可现在,他的想法变了,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该拥有创造力。

没有创造,不懂创新,循旧困旧的学生,难成大器,更不可能扛起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的未来。

二炮局为何可以蒸蒸日上,地位越发重要,是因为他们的改良、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二炮局内部的流水化生产、分工协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地步。

而匠学院、工程机械院却没有实现完全的流水化作业,他们采取的流水化,只不过是正常工序的一个次序,先干完这个再干完那个,对接起来,而不是你干这个,我去干那个,他去做另一个,最后在一个流水线上组装。

朱允炆走向公输巧,欣慰地说:“朕原以为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的基础还薄弱,不是谈论这些的时候。可公输院长能认识到这些,朕也就说上一说吧。只不过,只你们几人还不够啊。”

公输巧惊呆了。

朱允炆摆出的架势太大了,内阁,六部九卿,尤其是工部,更是来了三十几号人,不仅如此,兵仗局、科技局、二炮局的人也来了,甚至连龙江船厂的人也来了,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的副院长、博士等也纷纷到来。

人太多了,少说也有三百人,武英殿里战的满满当当,后面的都挤在门板位置了。公输巧很是不理解,自己不过是问个事,咋闹这么大动静。

解缙、杨士奇、郑赐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这人数,都够开个大朝会了……

朱允炆严肃地看着众人,清了下嗓子,沉声说:“公输院长今日找朕问心,为何匠学院、工程机械院的监生缺乏创造,这个问题,由公输院长提出来,合适,挺好,但工部尚书郑赐,兵仗局、科技局的人,你们应该感觉到羞愧,匠学院在觉醒,你们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创造,创新,不止是我大明前进的力量,更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力量。先人创文字,百家争鸣,设历法,农耕依时而为,养蚕缫丝,才有华衣霓裳,制司南,行万里而知方向,发明与改良造纸术、印刷术,文教大兴,成火药,才有火器之威!”

“没有发明、创造、创新与改良,百业如何存在,如何兴旺?若百业不兴,那大明又将如何繁荣?朕说这些,是希望你们都认识到一点,大明要走向盛世,走向小康,诸番臣服,万国来邦,就必须重视创造,重视发明与改良。”

公输巧、郑赐、陶增光等一干人听得连连点头。而一些六部官员听得是迷茫不已,朱允炆说这些就说这些,干嘛把我们礼部的、户部的、刑部的也拉过来听,这和我们没关系啊……

朱允炆目光严厉地扫过众人:“为了大明长远考虑,为了推动发明与创造,也为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朕决定启动一项五年科技规划,花费五年的时间,打造起大明的初级工业,形成一个稳固的产业链。”

解缙、杨士奇、蹇义等有些发懵,就连公输巧等人也有些不解。

五年科技规划,这个听得懂,也明白,毕竟朝廷已经在推动第二个五年基建计划。

可什么是初级工业,什么是产业链?

朱允炆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指点江山一般讲述着初级工业的规划,要求朝廷各部发力配合,五年之后,大明铁产量较之建文七年翻两倍,煤炭开采量翻三倍,石油产量翻十倍(基数低的缘故)……

材料学取得突破,钢材耐腐蚀、耐磨性、耐疲劳得到有效提升,格物学在力学、能量学方面取得突破,培养化学人才,初步搭建起基础的化学实验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