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595节(2 / 3)

加入书签

冯成见买卖敲定,心情放松之下也没在意,直说:“这事可与我们牙行没干系,水商涨了价,咱也得过日子不是。”

“好端端的,这水商怎么还涨起价了?”

朱允炆继续问。

冯成摇头,只说句:“不太清楚,怕与内商涨价有关……”

朱允炆无语,再这样刨下去,是不是就与边商有关了?

冯成有些无奈,皱眉说:“其实,在我看来,这与水商、内商、边商都没多少关系。”

“哦?”

朱允炆有些奇怪,价涨了,和他们没关系?

冯成点了点头,解释了句:“我也说不准,但总听到有盐商议论这开中制累人。”

夏元吉黑了脸,呵斥:“开中制已运作多年,从无有问题,如何能说此制累人?”

开中制不是明朝的发明创造,宋代的时候就有了,朱元璋认为这一套方法很是不错,朝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向边关运输粮食,保障了军需,商人凭借着仓钞到盐使司或商人汇聚之地,转手卖掉仓钞大赚一笔,期间内商、水商也能大赚一笔,大家都有利可寻,洪武年间的盐价也稳定在八文至十文,从来没有猛增过。

朱元璋不像宋代,虽然也征收盐税,每年也可以得两百来万两,占当时国库收入近一半(一半指的是总收入的银子,没折算粮食),但大明的盐价普遍偏低,比如宋代盐价通常是每斤五十至七十文。

纵向对比下大明,就知道朱元璋多爱护子民了。

别以为盐价升一点点影响不大,宋代的诸多财富,就是靠盐税支撑起来的,这毕竟是必需品。许多王朝一遇到困难,就会调整盐税,百试百灵,来钱快的很。

元末的私盐贩子张士诚为啥家大业大,还不收百姓税,人家卖盐的,谁看得起那点粮食税?随便扣出来点钱,买的粮食都吃不完。

盐价高低,直接影响着民生。

唐时一家五口“三日食盐一斤(与其杂质有关)”,一斤盐按三十文计,一个月按十斤计,仅仅是一个月的花销就是三百文。三百文啊,唐代百姓一天可赚不了宋代每日百文的工钱。

再看明代,“大口岁食盐十二斤,小口半之。”

按照一家夫妇三个孩子的五口之家开算,一家每年需要买盐六十斤,若以每斤十文来计,一年花费六百文,一个月花费五十文,寻常百姓家的收入来看,大致是一日半至两日的工钱。若涨至每斤十八文,那一年就需要花费一两单八十文,每个月折九十文,两三日工钱。

如果后世有人告诉你,拿出一日工资买这个月的盐,十二天的工资买一年的盐,你会怎么想?涨价之后,就是拿一个月的工资买一年吃的盐,会不会觉得极为肉疼?

但你的肉疼,却是封建王朝中无数百姓不得不面对的日常,他们需要吃盐,尤其是干力气活的人,摄入盐更多。

盐价涨一文钱,对百姓都是压力!

朱元璋清楚这个道理,所以采取的是开中法,直接控制生产端,虽然没有抓销售端,但算来算去,在保留商人一定利润的基础上,百姓还是可以吃到低价盐的。

而且开中法为洪武年间的北伐、边关驻守做出了极大贡献,节省了朝廷多少人力物力,眼下这个牙行冯成竟然大言不惭,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开中法。

这哪里是对开中法不满,这是挑战太祖爷朱元璋啊。

夏元吉呵斥对方,是提醒他说话注意点,小心祸从口出。

冯成没有多少介意,大家都是商人,扯几句总不碍事:“我也只是听其他商人如此说,具体如何,咱也不清楚。”

就在冯成与朱允炆商谈时,一个身穿皂服的衙役走了进来,也不顾冯成有客,上前就说:“皇帝即将北巡,十六日会抵达扬州,这段时间盐价调低,每斤十文。”

冯成面露难色,连忙起身:“王班头,每斤十文我们牙行可担不起啊,店铺收来盐的时候已经是每斤十五文了,这不是让我们亏本吗?”

王班头一瞪眼:“亏本是你的事,这是上面的意思,办砸了小心你的脑袋。”

ps:

明天要搬家,休一天。

呜,等到十月告诉大家我在忙啥事,就可以理解我为啥这个月没办法爆更还请假了……

欠下的十月与十一月都会补,说到做到。

希望大家理解。

不老松刘詹

朱允炆盯着嚣张跋扈的班头,如此穿公服下命令,显然是受人指使。

看吧,早来几日还是有好处,晚点来,这扬州城的盐价问题又被遮了过去,鬼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出来。

冯成虽然是牙行,但毕竟需要听从官府的话。

班头走了,冯成一屁股重重坐在椅子里,愁容满面:“哎,这是要逼死人啊,皇帝也是,好好待在京师不好吗?干嘛非要北巡,多余!”

朱允炆嘴角一抽,刘长阁手腕沉了下,几乎就要动手干掉这个嘴巴不干净的家伙,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