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399节(2 / 3)

加入书签

接出卖了上级:“这是县太爷规定的,我们只是奉命行事啊……”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对薛夏道:“火耗虽有,但绝不会多。一千两损耗二十至五十两或许可能,绝不可能损耗二百两,具体损耗多少,安全局盯着点吧,每个地方都作一个统计,看看一千两损耗多少,折算清楚,损耗部分日后由朝廷来补,不让百姓出。”

赵海吃惊地看着朱允炆,连忙说道:“这位官爷,这可是大事,户部未必能做得了主,而且安全局可不管税赋问题,万一没有人出这部分损耗,那小人可担待不起啊。”

朱允炆起身,冷声说道:“你确实担待不起,孙栋,你去告诉知县,若日后再敢征收正税以外的税目,那就自戴枷锁入京请罪吧!”

孙栋答应一声便转身而去。

朱允炆看向赵海,问道:“火耗始于一条鞭法,是吧?”

赵海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在洪武朝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实物税,征收银两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你一点银两也轮不到火耗。

“那没有火耗的时候,地方衙门是如何多收取税银的?”

朱允炆严肃地看着赵海。

赵海张了张嘴,有些无奈地说道:“淋尖踢斛。”

“呵呵,看吧,地方上弄点钱还是容易,无论是革制也好,不革制也好,总有漏洞可以钻!”

朱允炆有些痛心。

所谓淋尖踢斛,就是实物税时期,百姓缴纳粮食时,官府是用一类名为斛的容器装粮食的,装好粮食之后再称重,然后计算上缴的粮食份额。

通常情况下,粮食装入斛中时,都要装满,满满的,冒个尖出来。

就在百姓以为这一斛足够缴纳清税了,一位官吏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助跑,加速度,冲锋,抬脚,踢,斛一歪,粮食撒了……

撒出来的部分,那就是官府的收益。

对了,这位小伙子,你家的粮食不够份额,回家再一袋子粮食过来,让我们踹踹,不,让我们称称……

百姓对新政的认可

地方官吏贪污,是一个历史性顽疾。

不客气地说,只要当官的是人,那贪污就永远无法杜绝。

人有七情六欲,万一动了情,有了欲,随便跑出来一个,都可能会引发贪污。像买两斤猪肉都可以引起轰动的大清官海瑞,在这个时期还是少之又少。

这些官员,还没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绝境界,他们大多数都处在“物少己悲,物多己喜”的水平。

所以,当朱元璋发很少工资的时候,这些官吏都在下面锻炼身体,为的就是收粮食的时候,能够有一次“潇洒而丰收”的一踹。

这一踹事关大家的福利,你总不能有问题吧。

踹多了,官吏自然是哈哈大笑,舒坦至极。

踹少了,官吏会怀疑你小子是不是身体虚,连这个都踹不好,要你做啥用,下次分粮食的时候你就饿肚子吧。

无论踹多了还是踹少了,百姓缴纳的粮食份额都是用斛里剩下的来算,斛里不够,你就得补。

一条鞭法推行之后,朝廷不收实物税,转收钱钞了,这踢斛的特级运动员突然之间失业了,人家不带粮食来,你总不能冲着钱钞或人踢吧?

于是开动脑筋,深挖漏洞,找出来了,朝廷碎银子是不好交差的,毕竟一大堆碎银子、铜钱之类,朝廷也不好数啊,弄成银锭上交,一目了然,也好清账。

只是这其中的损耗,便成了绝佳的敛财手段。

可惜,这出生才一年多的火耗,直接被朱允炆一脚给踩死了,算清楚一千两里面有多少损耗,然后朝廷来补这个窟窿,地方上想要再借此捞钱,那就不可能了。

朱允炆有些动怒,朝廷为了解决洪武时期俸禄过低的问题,已经给他们提高了俸禄,而且还将吏员纳入俸禄名单,朝廷一年要多花费数以百万贯的钱粮,就是为了他们能知足,不要再想那么多花花肠子,从百姓手里抠钱!

可是他们倒好,有一点点小的漏洞,就敢凿出隧道出来!

“日后安全局负责两税监管,若有超出正税外多收取的,在县衙就逮捕知县、主簿,是州就逮捕知府、同知,哪里出了问题,就问责哪里主官。谁想要伸手,最好是做好脱掉官服的准备!”

朱允炆起身,肃然下令。

薛夏连忙点头答应,刚想让孙栋即刻传报,就听朱允炆说道:“若安全局知而不报,或参与其中,千户、副千户一律革职查问,绝不宽恕!”

薛夏心头有些沉重,若安全局真有人勾结地方,借此牟利,那后果可能很严重。

朱允炆起身,命人打开农税县司的门,引百姓继续纳税,这一次,井然有序,再无火耗,那杨十八更是惊喜不已,感谢连连。

别看只是几钱银子的事,但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这些钱是他们的立身之本,鬼知道老天爷什么时候不给面子,一旦田地歉收,手里又没点钱,那就会卖地,地卖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