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74节(2 / 3)

加入书签

!”

萧君泽期盼地看着他:“那便去速速去做!”

“是!”崔曜高声应道,然后起身,推开房门。

门外,白云如海,飞鸟入林,世浪翻腾,少年迎着阳光,大步奔向自己的人生长路……

门内,萧君泽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伸了个懒腰,拿起笛子,准备去院子里练习肺活量。

多么好的孩子啊!

他感慨道着,让需要的人做需要的事情,不但不会引来反感,还可以不发加班工资,也就小孩子那么好骗了。

这话要说给元宏,他怕是立刻要被九九六,又哪来的时间锻炼身体,安排未来,教育小弟呢?

嗯,如今崔曜、明月,都有重任在身,是时候再从学校里挑一些新人,安排在身边,再培养一些人才了。

这个世界,终于有点趣味了。

做好准备

阳春三月,回到洛阳的皇帝一头扎进了朝廷政务,没有再去巡游,李冲的骤然离世,打断他的许多谋划,他全身心扑在其中。

萧君泽则继续在学堂、工坊里来来回回,偶尔处理崔曜送过来的书信。

崔曜这些日子忙得回家的时间都没有,一开始时,各地乡豪对崔曜那“代理一地之商”的提议,十分谨慎,但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

尤其是一牛可拉的铁犁,那真的是谁用谁知道,无论是开荒抑或是耕田,都是大大的利器。

而让萧君泽惊讶的是,卖得最好,争抢最激烈的东西,既不是轴承,也不是铁犁,而是那长长的,坚固的铁制车轴。

如今是马车还是板车,车轴都是一根长长的木头,能装载的东西有限,且容易损坏,十分麻烦,而且车轮易换,车轴换了,基本上整个马车都报废了。

铁轴不一样,更坚固且沉稳,不但可拉更多货物——还能将车包上铁皮,加强安全防护,后者才是最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不止如此,萧君泽还发现,在他将盐务上缴后,洛阳城的盐币便少见了许多,但又有一种新的“铁钱”出现。

这铁钱就是一个个不规则铁料,可以按重量来换粮换帛,普通农人会把这些铁料敲打磨制一番,做成小刀、勾镰等物,也可以多积攒一些,去铁匠铺子里换一个厚实的柴刀、钉耙。

甚至还有稍微富裕一些的,多存些铁料,换成一口大锅。

他们用自己的一点小心机,小心翼翼地活着。

……

清河郡,位于黄河以北,渤海以南,是大世族崔家的祖地。

崔曜一身常服,眉目灵秀,正坐在崔家之中,神情有些怅然。

他的面前正是崔家家主崔蔚,对方年近八十,面容和善,和他商议的,正是他父亲这一支应该认在崔家哪一房支脉。

崔曜轻声道:“多谢族长,只是,曜此次前来,是为了修河之事……”

“你父一世流离,心心念念的,不就是认祖归宗么?”崔蔚微微一笑,“不妨回家问询父母,再做决定。”

崔曜倒底年纪还小,不由立刻头痛起来,他轻吐了一口气:“家族是家族,小子如今是是奉君少卿之命前来,还请先商谈钱粮之事……”

崔蔚看着这小小年纪,便气度非凡的少年,不由微微一笑。

他爹当年想要认亲,可文采、气度无一可取之处,让他轰了出去,可如今见这少年,机敏聪慧,进退有度,不以小利而折腰,倒真是有他们清河崔家风采。

若能认回来,必定能助他们崔家未来在朝中站得更稳。

想到这,崔蔚的微笑不由得更温和了,相比收获一个崔曜,那一点钱粮对于清河崔氏来说,不值一提。

……

三月,河水解冻。

从北方来的河工一一归位,他们带着简陋的包袱,神情已经全然没有了去岁时的惶恐,拿起铁锹时,仿佛全身都充满了力量。

去年清淤扩道完成的白沟,已经在这季节引水入渠,滚滚河水顺着堤坝涌入,几乎是立刻便带火了沿岸数百里的经济。

且不提周围引水灌溉的农人有多少收获,便是来来往往的船只,也能提供大量的商品。

大量的铁器开始像潮水一样,涌入河北大地。

池砚舟在河阴,帮着青蚨大人看顾工坊,如今要修河,工坊这边许多钱粮度支,青蚨一人顾不过来,他这个小孩便被拉来当了壮丁。

池砚舟对此很惶恐——他其实更想和那些师长一起,学习更深奥的数术,但是没办法,师父说了,他如今的数学知识已经够用了,更高的知识,需要他们的环境安稳时才用得上。

池砚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环境安稳,但师父都这么说了,他便会认真把事情做好。

他最近还认识了一个叫阿瑰的少年,对方年纪和他差不多,却学习得非常认真,经常与他一起讨论数术,请教机器的知识。

算是他在河阴镇的第一个朋友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