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723节(2 / 2)

加入书签

张安世忍了忍,终于又道:“陛下应该以百姓为念,以天下之心为心,从善如流,如此才不枉陛下圣德。”

张安世说罢,突然有人道:“陛下当以苍生为念。”

众人看去,却是杨荣。

杨荣乃文渊阁大学士,他突然发话,却是众人没有想到的。

“臣附议!”金忠说着,深深拜下。

“臣附议!”

紧接着,也有三三两两的人拜下。

任何时候,都有一群人,他们平日里是沉默着,可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才开始真正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他们宦海浮沉,也懂得明哲保身的变通之理,可不代表他们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识,只是……他们不显山露水而已。

“臣……以为……事到如今……还是当以苍生百姓为念。”夏原吉叹了口气,也跟着拜倒。

他其实是被眼前的这一幕,吓到了,倒不是恐惧,而是突然意识到,从前一些想不透的事,现在渐而有了眉目。

稀稀拉拉的,一个个大臣也随之拜倒。

虽然附议者,并没有占大多数,此时,却也蔚为可观。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远远地凝视着朱瞻基。

而后道:“你这般趾高气扬,叫朕如何答应你?”

朱瞻基却是理直气壮地道:“我承千千万万之人所托,如何能徇私情?而悖逆公义,陛下应是不应?”

张安世默默地又靠近了朱棣一些,在朱棣的身旁低声道:“陛下,回头收拾他,先应下。”

水落石出

朱棣颔首。

只嗯了一声,道:“朕应下了。”

此言一出。

朱瞻基大喜。

他随即便折身回去,到那浩荡的人群面前,似说了什么。

于是人头攒动,人人欢欣鼓舞,接着便见乌压压的人一一拜倒,口呼:“吾皇万岁,皇孙殿下千岁!”

起初只是前头得知消息之人,可在后队之人,看着前头人欢颂,便已明白事情已定,于是也纷纷随之拜下。

于是,人潮犹如一道道波浪一般地起伏,欢呼之声直破天际。

那朱瞻基,这才又回到了午门外头,又回到了朱棣的面前,朝朱棣行了一个礼,道:“孙臣见过皇爷!”

朱棣看着远处浩荡的人群,心里竟是感慨万千,回过头,再见朱瞻基又恢复了乖巧的模样。

于是上前,故意板着脸道:“你倒是胆大得很,竟敢逼宫?”

朱瞻基不显惊慌,反而从容地朗声道:“这是师傅们教授孙臣的。”

“师傅们……”

朱瞻基道:“师傅们教授孙臣,读书是明理,是为明志,孙臣乃天潢贵胄,更要关注民生,要以苍生为念,此乃圣人教诲。现在百姓愁苦,孙臣岂敢坐视不理?正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既是为了社稷国家,也是为了天下百姓,有何不可?若是皇爷认为孙臣做的不对,那就惩罚孙臣的师傅们吧。”

朱棣一时之间,竟是瞠目结舌。

他回首。

见百官之中,不少人铁青着脸,神情很是复杂。

尤其是几个东宫的博士,吓得面如土色。

朱棣最后道:“下不为例。”

朱瞻基欢喜地道:“皇爷圣慈,孙臣铭记于心。”

朱棣这时却道:“这些军民百姓,是你领的头?”

朱瞻基老实道:“正是孙臣。”

朱棣大为古怪:“你如何领头?又如何能聚众这样多的人?”

朱瞻基不慌不忙地坦然道:“一方面是有人谣传要禁新政,引发了民愤。另一方面,皇爷在孙臣年幼时,也教授了孙臣不少治军之道……”

朱棣认真地听着,很是满意。

尤其是听到那皇孙殿下千岁的欢呼声,令他心中颇为欣慰。

他年纪大了,在这个时候,最为担心的就是后继无人,现在有此孙儿,若他真有什么好歹,这大明的江山,也后继有人了。

此时心中大喜,却又没有表露分毫,只是道:“杨卿。”

杨荣忙道:“臣在。”

“朕既已许诺,那么就该明旨发出,方才所许诺之事,要昭告天下,文渊阁早拟旨意,拟定之后,呈朕过目。”

杨荣道:“遵旨。”

朱棣又道:“现在事情既已尘埃落定,那么……”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