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842节(3 / 4)

加入书签

人物,再有郭良平的支持,由他出任。

对留绍平而言,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只是留氏旁支,甚至与留从效兄弟没有直接血缘联系。在国内的时候,他可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成为朝廷命官。而相比大陆,在良平县,可是真正的土皇帝,手握生杀大权,都不必向国内请示的,当然也没那个条件。

而对于善于经商的留绍平来说,经营一个县,也是得心应手,当然,也更简单。这里正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不必搞什么育化百姓,劝课农桑,甚至不必顾忌什么民生疾苦,一切从利重商,而他也尤擅此道。

良平岛境内有几十条河流,虽然规模都不大,但同样孕育着这片土地。最大的一条,也不超过十里,自北而南,贯穿全岛,被良平县衙命名为“永济河”。这里水流平缓,河道蜿蜒曲折,也方便装卸货物。

因此,河口港也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地方,是眼下良平岛最大、最繁荣的港口,并且还在扩建发展之中。留绍平就任后,便对港口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沿河两岸,一座座商铺、货栈,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在这里,是不会缺人力的,当然,也不会用高贵的汉人老爷们,他们更多的是进行各种经营活动,以及充当监工。各个岛屿,到处都是土著,随便抓一些,用鞭子抽着就能干活,而县衙只需要付出一些廉价的铜钱罢了,甚至都不需要什么代价。这一年多来,良平岛每一座新兴的建筑下,都埋着南洋土著的尸骨。

港口内,始终帆樯林立,既有西方的帆船,也有东方的海船,穿梭如织,往来不绝。同时,在港口内,长期停驻着一支南洋分舰队,那是汉人商民最大的武力保障。

不过,由于军民共用的混乱,以及越来越多商船带来的压力,良平县已经计划着开辟新的港口,建立码头设施,目标就初步选定在岛屿南端的龙牙口,那里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地理良好,也能承载更大更多的船。

七月,是西南季风盛行的时候,而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良平岛业务最繁忙的时候,大量来自西方的商船,满载着货物,纷纷到来。根据经验,自波斯始发,顺着季风跨越大食海,一月可至。

来自波斯、天竺等地的商人,带来了商品货物,也带来了异域风情。在汉人的经营下,良平岛也成为了东西商品贸易的一个交流站。

来自西方的商人,不少人都选择与那些掌握丰富资源的汉商就地交易,当然,也有不少对东方帝国充满好奇心,想要获取更多利益的人,只选择暂时停歇,补充食物饮水后,继续向北,沿着已经成熟的航道,前往大陆进行交易。

但良平港的繁荣,确实有那些西方商人的一份功劳,他们也是东西方贸易交流的搬运工。

海丰号

与纷纷东来的西方帆船不同,一艘巨大的货船自东而西,缓缓驶入河口港,在导引船的指挥下,前往锚地。

当然,除了来向之外,这艘船更显眼的,是那庞大的船体,像一头洪荒巨兽,游弋而过。即便当地的土著都知道,这是一艘来自大汉帝国的宝船。

那极具东方特色的设计,大气的布局,三层的楼阁,宽敞的甲板,横纵大帆已然收起,但几道桅杆依旧高高竖起直刺苍穹,从船身中支出的大桨,缓缓地搅动,驱船前进。

在汉人远拓大海的过程中,大汉的船舰文明,也由此传播到汉人踏足的每个角落,彻底刷新域外蛮夷对大汉的认知。

大汉宝船,是最显著的标志。大汉的船,实在太大,往往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磅礴气势。大汉的船,不只是船,更像是一种艺术品。

几十年的发展,以及由官方到民间掀起的出海热潮,使得大汉的造船工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船越造越多,越造越大,尤其是海船。

此时进入河口港的宝船,名为海丰号,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乃是江南润州船厂所造。统一的这二十多年间,大汉的造船工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几座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的大厂,润州船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擅造大船。

过去,一直都是负责为海军提供舰船,后来逐渐开放,开始造民用船只,主攻海船,海丰号就是专门设计,也是对外售卖最大规格的海船,售价达两万贯一艘。

这还不是润州造船厂的巅峰作品,据说在两年前,船厂就已经造出来一种更庞大的宝船,长达四十五丈,宽有十八丈,载重逾七万石的超级宝船。当然,这种大国重器,目前只在军中服役,抑或充当官用。

不过,眼前这样一艘次一等的宝船,能够拥之,除了雄厚的财力之外,身份地位还有要求,一般人都没有资格购买。

河岸的码头,停满了各种帆船,海丰号显然是最亮眼的,不论是装卸货物的苦力,还是在船上休息的水手,都忍不住投以注视的目光,面露震撼之色。

大汉的大船,他们见过不少,但这么大的,还是头一次,论块头,可比那些南洋舰队的军舰还要大。越过几道河湾,海丰号进入了一座相对空旷的码头,码头乃是新建,余地尚足,若非如此,以海丰号的体量,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