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nkshuwu.com

第697节(2 / 3)

加入书签

,用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经营播州足足七百年的杨氏给从地图上抹平了。

所以,只要能完成合围,那么对于大明来说,任何土司都不足为惧,显然给当地土官一些小恩小惠来安定其心更是必要的举措。

尽管一部分地方的实权都掌握在安南国原本的土司手中,但这并不妨碍大明朝廷利用他们的资源来扩张版图,尤其是很多原本诸如官道、驿站等设施,朝廷更是能够直接拿到手,至于更费事的一些资源,也只需稍微付出一些钱粮就能轻松搞到,省去了许多麻烦和困扰。

总体而言,整个交趾布政使司的地方交接是很顺利的。

而且,红河三角洲的农业、畜牧业都颇为发达,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粮食产量也相当惊人,有了这个粮食产地的补充,只要能够维持稳定统治,那么整个大明的南方,其实都有了一个能兜那么一点底的后路,至少不用把帝国南方的粮食重任都压在江南一隅之地上了。

总之,交趾布政使司统治的地方,确实是个膏腴之地,稳定下来以后,仅仅几个月,李至刚就发现,这里的农产品税收收入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于大明其他地方基本不可能达到的惊人水平,大量的粮食因此流入仓库。

而交趾布政使司的汉化教育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着,除了一众派遣来的官吏,诸如裴文丽等安南本地儒生,也在协助进行这项工作,而裴文丽等人,工作的态度更是无可挑剔。

事实上,这也有红河三角洲区域,本就靠近大明,以前就是华夏领土,因此汉化程度一直不低的因素。

这终归是好事,相信在交趾布政使司一众官吏的努力下,这片区域的百姓,很快就能实现对大明的初步认同,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太多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当地的百姓们也更多地是被土司所统治着。

而之后彻底同化的事情,肯定就要缓慢的多了,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之久。

但无论如何,在这种处理方案下,大明肯定不会像姜星火前世一样陷入安南战争的泥潭,这是必然的。

安南国虽然元气大伤,但依旧保持着存在,红河三角洲这片膏腴之地被大明割让走了,剩下的地方也能用来倾销商品,可以说一丝一毫都没浪费。

在姜星火前世,大明的问题就在于胃口太大,却一口气吞不下,不分好坏都要硬吃下肚子,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而且对待安南百姓和地方势力的态度也一直在变,没有选择扶持一个代理人,毋庸置疑是错误的。

接着,李景隆又看了姜星火的来信。

姜星火的来信中主要讲了讲现在大明国内的局势,以及变法的进展,敦促他不要迷恋安南国内的安逸生活,早日率军回归大明,大明国内现在很需要他坐镇。

除此以外,因为信件的保密性不高,姜星火就没再说别的了。

李景隆敲了敲案几,下定了决心。

“本将军考虑了很久,决定采纳国师的意见,先礼后兵。”

李景隆说道:“等到明天的宴会再谈判,如果他们愿意妥协,那就按照我们的计划执行,如果对方态度强硬,我们就用兵。”

属下:“”

看来这就是李景隆版本“先礼后兵”的含义了。

只能说,不是好好说话说不起,而是一言不合掀桌子更有性价比。

“反正我们重兵驻扎在这里,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在座的属下纷纷点头称善,口称曹国公乃是一代名将,有勇有谋,深谙韬略,安南人定然早已惧怕云云。

“国公,您认为我们派谁留守比较好?”一名属下问道。

这里的留守,自然指的是城外的军营,那里驻扎着上万明军。

李景隆想了想说道:“还是让张辅留守军营吧。”

众人纷纷点头,如今已经晋升侯爵的张辅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实际上,如果大明远征军的主力撤离了安南国,剩下留在安南国清化港和商道沿线的军队,现在上下一致都认为,交给张辅来指挥是最合适的。

除了张辅的能力已经被证明了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是一份任务不算繁重但足以称得上“独当一面”的履历。

这种履历,在张辅今后的晋升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毕竟,如果你只有领军打仗,而没有驻守地方独当一面的经历,很多位置,都是做不了的。

张辅其实有他爹河间王张玉的遗泽,做到国公是早晚的事,但张辅更希望的是自己挣来,所以张辅本人也一直对李景隆表达了这个诉求。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张辅跟着大军归国,那么无论是调取五军都督府坐衙门还是参与北征,都不太可能捞到什么功劳,毕竟那么多名师大将在前,论资历张辅也拿不到单独领军出击的机会。

所以,还不如留在安南国独当一面。

而眼下李景隆任命他驻守军营节制军队,实际上就是在有意地培养这个年轻人,给他机会。

“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